医学生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以由五人组队参加,同时,个人也可以单独参加项目。 参与者最多可以同时参加两个项目,但只能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在“互联网+”创业大赛中,个人可以作为某个项目的负责人,同时作为另一项目的团队成员参与。
组建团队:大创项目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你需要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团队。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应该尽可能多元化,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项目的创新性。 制定计划:有了课题和团队后,你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研究的目标、方法、预期结果等内容。
书本知识与业余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够创新创业。你要是想创业的话,光是书本知识是不行的。必须要通过实践经验。还要听取别人宝贵的意见。从多方面来深造自己。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是要你讨好别人。是要友善待人珍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不管从哪方面对你创新创业的是有好处的。
~3000左右。医学生大创校级一般是2000~3000左右的经费,所以医学生大创一般经费是2000~3000左右。 “大创”又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大学生创业计划两部分。而大创的项目也是有分类的,它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
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职工持股情况: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比例10%职工持股比例70%(每人按实际情况占比8%~12%)境内自然人持股比例20%(以众筹的形式向投资人发放) 医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书 篇2 摘要 素衣营养保健健康管理是一家销售与服务的企业,以倡导身心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全面健康管理为主。
医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选择必须以解决临床难题为导向。医学生可以自己开诊所,也可以开一个健康咨询中心,或者也可以去开药店,其实,医学生的创业点子很多,不过,要看我们自己擅长哪个领域,有没有取得相关的证书。医学生创业一定要注意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处理。
1、在分配红利时,通常也会根据公司的利润情况来决定。例如,如果公司当年实现了100万美元的利润,合伙人可以通过协商决定如何分配这部分利润。此外,红利还可以按照合伙人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这意味着,持有更多股份的合伙人将获得更多的红利。有时候,某些合伙人可能会因为特殊贡献而获得额外的奖励。
2、第一,作为公司股东享有原始股分红,但分红利润为总体利润的50-60%,意思就是将利润的这六十个点作为股权占比来分配!剩余的40个点可以作为贡献分配,我做的是销售,那么这四十个点就有25个点是每个合伙人的销售业绩作为这样的分配标准,剩余的15个点作为劳动贡献标准。
3、三:按出资比列分股份。不过这个不科学,因为你们要团结起来先赚钱,做大了才能有钱赚!我建议你选择第二种。这样才不会有很大的分歧,因为都是持股,所以不要考虑工资开销这块。
4、若是盈利,则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或是按事先商定,按出资比例或者结合出资比例和劳动情况分红。若是不赢不亏,或是亏损,利益如何分配?此时已无盈利可分,则又有两种情况。
1、法律主观:创业公司股权分配的方式:一般情况下,股权根据股东的出资份额与确认即可。但若当事人对股权分割另有约定的,除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情形,应当按照相关约定处理。法律客观:《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2、创始人应持有较多股份:在五人创业公司中,若股权平均分配,可能导致在决策时出现僵局,无人能够拍板定案。此外,在寻求融资或上市时,这种股权结构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根据A股市场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有明确的实际控制人,多人控制的情况在投资界是难以被接受的。
3、刚刚创业的公司,股权的分配多数是采用三种分法,一种,平均分配;第二种,个人说了算;第三种,差异化分配股权。当然,平均分配以及个人独大,这两种都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股权分配方法。
4、股权分配分为平均分配,个人独大和差异化分配,平均分配和个人独大不利于公司发展。创业人数在五人以下的,老大占百分之五十一,创业人数在五人以上的,老大可以占股不超过百分之五十一。创业人数是三个人,老大占股百分之五十五。
5、关于5人创业公司股权分配下面的一些建议可供参考:创始人要持有较多的股份:“五五开”发展集团的股权分配,或者说多人平等分配股份,都会导致后期的决策,意见僵持时,谁也无法做出最后的决定。另外,在融资上市时,这也是一种非常不利的分配方式。A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必须非常明确。
大创项目团队人数不超过4人,其中1人为项目负责人。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联合申报。项目申请者必须学有余力、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强、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创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或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团队申报一般不超过五人。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负责一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得一次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各高校要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供必要的场地、指导教师、信息服务和经费支持。
大创(国创),是可以一个人参加两个项目的。但是只能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其它项目就只能作为成员参加。所以说可以当组员。
该项目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三年级学生。申请者应具备优秀的学业成绩、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的浓厚兴趣。申请者可以是个体或团队,每个团队人数控制在3至5人。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虽然项目对个人有一定的帮助,但作用有限。
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每个团队由3-5人组成。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
大创项目的参与人为学校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项目的负责人应为非毕业班学生,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允许学生跨院、跨校组建团队。每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一次只能申报1项,且应在负责项目结题后才能申报下一个项目。
1、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团队申报一般不超过五人,主持人不超过两人,成员需有明确分工。 在校生只能负责一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得交叉申报。 高校需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指导教师、信息服务和经费支持,可统筹一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2、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选题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难度适中,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案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
3、高校应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充分的实施条件。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应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设备给参与项目的学生。大学科技园应承担训练任务,为项目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和管理支持以及创业孵化服务。 高校应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4、一)项目选题要求 选题难易度应适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独立完成为宜;其工作量应能够利用执行时限内的课余时间(包括寒暑假期)完成。已获得资助并正在实施或已经结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_政基金项目等不得重复申报。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申请者可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自主选题。